Latest news

首頁 > 最新消息 > 媒體報導 >

守護港口空品 中山大學與高雄港務公司締約

守護港口空品 中山大學與高雄港務公司締約

06 Nov, 2019
守護港口空品 中山大學與高雄港務公司締約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與臺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未來合作議題包括港區、船舶週邊空氣品質及PM2.5特性、海洋飛沫氣膠科學研究、海洋氣膠特性及海─氣介面的交互作用、人為氣膠對海洋、漁業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培育海洋氣膠專業技術人才、及推廣海洋空氣品質環境教育活動等,希冀維護港口空氣品質。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今(18)日在副校長陳陽益、高雄港務公司總經理張國明、中央研究院院士劉國平、陳仲瑄的見證下,與高雄港務公司職業安全衛生處處長張憲章簽署MOU。

 

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為全亞洲唯一的PM2.5研究中心,致力投入氣膠的基礎研究,氣膠於大氣、海洋、環境、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氣膠於生醫領域的應用。王家蓁主任表示,氣膠中心已於校內首設全國最靠近港口的PM2.5自動監測儀,根據過去研究發現,西子灣區的PM2.5濃度與鄰近的前金及左營測站相比較,整體趨勢雖一致,但PM2.5平均值較低;不過也有部分時段的PM2.5濃度較市區值還高,「推測與船舶進出有關」,不過仍需進一步比對船舶進出港的時間及類別才能判別。希望透過與高雄港務公司的密切合作,共同開發PM2.5氣膠檢測技術,投入海洋及港口氣膠特性等相關研究,找出近海港口的PM2.5及其來源(如船舶重油引擎尾氣排放),守護台灣海域的空氣品質與船員健康。

 

除了即時的PM2.5自動偵測儀,氣膠中心助理教授張元賓與雷射光達專家、氣膠中心客座教授倪簡白更合作開發「氣膠雷射光達遙測設施」。「這種雷射光達遙測可偵測海面氣膠垂直分布的情形,直探10幾公里高的雲層。」王家蓁主任表示,如此一來便可找到空污來源、船舶排放與大氣中小水滴的狀況,深入探究西子灣與高雄港區域氣膠之物理化學特性、時空分布情形及其可能來源與光學特性。

 

為有效掌握港區空氣品質,高雄港務公司今年亦於高雄港內設置3座「空氣品質監測站」,於港區空氣品質不佳時,啟動即時應變機制以降低港區空氣污染。本次與中山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期能防治並改善港區空氣污染。

 

今日與會貴賓包括科技部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司長林敏聰、中山大學研發長周明奇、理學院院長吳明忠、氣膠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威翔、助理教授張元賓、客座教授倪簡白、化學系教授李志聰、謝淑貞、物理系教授莊豐權、高雄港務公司副總經理劉秋梅、主任秘書林麗美、港務長宋益進、人事處督導樓欣美、總公司職業安全衛生處資深處長張維鍵、高雄分公司職業安全衛生處助理技術員蔡鎮遠等。

 

新聞轉自http://news.nsysu.edu.tw/p/404-1120-216619.php?Lang=zh-tw

 

其他相關新聞報

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10180152.aspx

 

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7327/4112185

 

新頭殼: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10-18/313397

 

芋生活:https://living.taronews.tw/2019/10/18/500908/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https://www.ner.gov.tw/news/5da96bcaf50be80006d2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