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al Outreach

首頁 > 科普共學 >

大學學程

大學學程

本中心之氣膠國際共學群於大學端開設有一「PM2.5氣膠、環境與生活」整合學分學程 (15學分),以及「氣膠、大氣與海洋」「氣膠科學環境教育」兩微學程 (9學分),由本校氣膠中心集結整合本校理學院、工學院、海洋科學院及社會科學院教授群,以及跨校、跨國與氣膠科學及環境教育相關專業領域之專家學者及業師,同時與政府相關單位及在地產業密切結合,建構一全球化、跨領域、以議題為導向之跨域共學環境,以培養學生紮實理論基礎及解決問題能力。

此三個學程設置之目的及發展重點包括:

  (1) 厚植學生基礎能力: 學生將參與新創跨領域課程或整合學程,從中培植學生與氣膠科學相關之基礎理論及動手實作能力。

  (2) 建構跨域學習環境: 整合理、工、海洋及社科各學院與氣膠科學及教育相關領域之教授,建構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之跨域學習環境。

  (3) 培養學生就業能力:規劃與相關產業之連結互動,使學生了解相關產業之生態現況,培養學生就業能力。

  (4) 建構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透過此課程,可從中激發學生新創技術突破目前技術瓶頸,進而建構創新創業之學習環境。

 

1PM2.5 氣膠、環境與生活整合學程

本中心積極致力於發展教學創新及人才培育,從教育向下扎根,透過有系統的教學課程設計及教學活動,為受教者帶來邏輯思考及行為上的改變,提升全民集體環保意識,使PM2.5氣膠不再是艱深的科學知識而是一般大眾都能夠理解並從根本行為的改變加以防治改善的生活議題,使生活品質及公眾健康得以守護。本中心集結整合了本校理學院、工學院、海洋科學院及社會科學院教授群,以及跨校各與氣膠科學及環境教育相關專業領域之專家學者及業師,同時與政府相關單位及在地產業密切結合,建構出一全球化、跨領域、以議題為導向之學習環境

2氣膠、大氣與海洋微學程

氣膠與海洋、大氣有著密不可分且牽一髮動全身的關聯性。為能培養學生一宏觀的視野來檢視氣膠在大氣科學及海洋科學所扮演角色,本共學群亦於109年設置了跨理、工、海三學院之「氣膠與海洋、大氣之關聯」微學程 (9學分),包括由化學系王家蓁教授開設之「氣膠科學導論」、由海工系Peter Brimblecombe 教授開設之「海洋大氣化學」以及由環境工程研究所陳威翔教授開設之「環境宿命與風險評估」。於「氣膠科學導論」將先教授關於氣膠的各種基礎物理、化學、生物及光學特性,並將氣膠與大氣化學、海洋化學、環境科學以及生醫科學之關聯性進行統整性的介紹。 於「海洋大氣化學」課程中則將深入介紹各種與海洋及大氣相關之化學反應以及可能影響其反應特性的變因。陳威翔教授則將開設之「環境宿命與風險評估」課程,以使學生深入認識各類自然及人為活動產生的氣膠,在環境中的流佈與宿命,以及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的風險。此微學程除導入氣膠在環境中宿命預測模式,將包含當今不論產官學界皆關心的環境影響評估與健康風險評估議題,使氣膠科學有效與時事結合,並延伸氣膠科學領域課程與不同專業領域之結合,可提高共學群學生在不同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專業知識與經驗。

 

3氣膠科學環境教育微學程

本中心於109年起開設「氣膠科學環境教育」微學程,於課程結構中規劃了氣膠科學、環境教育以及環境決策與管理之專業知識課程。「氣膠科學環境教育」微學程之設置目的是為了培養專業氣膠科學環境教育及管理人才,使其具備氣膠科學的基礎學識背景,以及環境教育及環境教育教材教法之訓練,並對環境之決策與管理抑或當前國際環保議題與對策相關知識亦有深入認識。本微學程將環境教育的理念、知識、態度及素養進行教學或融入其他教學科目之中。課程採用「教中學」的方式,讓學生透過跨學科之環境教育課程教案的設計、實施及現場解說演示,藉此讓修課學生強化自身溝通表達能力,並邀請相關專業領域之講師來與學生分享專業知識,使未來有志從事環境教育相關工作學生,進行教學實務或相關工作時,能有更完整的教學知識,同時建立與在地的連結,提神對環境的覺知與行動參與。此微學程之必修課程包括: 由化學系王家蓁教授開設之「氣膠科學導論」(3學分)、陳威翔教授開設之「環境決策與管理」或「國際環保議題與對策」(3學分)、謝百淇教授開設的「環境教育」(2學分)以及「環境教育教材教法」(2學分)。